yl23455永利官网-许昕被警告新后续:乒超裁判否认双标判罚,还反咬许昕挑衅裁判?

xiaoqiao 13 0

文|馒头

编辑|云上乌托邦

前言

一场比赛最可怕的是什么?是运动员状态不好,是场边没有裁判指导,其实都不是,而是在比赛中遇到了双标的裁判。

而在近期的乒超联赛中,许昕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。

多个十分明显的违规动作,裁判就是视而不见,而当许昕“学习”复刻下来后,裁判又立马提出警告。

更可恶的是,在后续的回应中主裁判还是死不认账,甚至反咬许昕是在挑衅裁判。

运动员许昕

爆冷失利

展开全文

在8月31日乒超联赛上,男团比赛迎来一场焦点对决,35岁的奥运冠军许昕对阵18岁、尚无世界排名的小将费浚航。

从赛前实力对比来看,许昕作为久经赛场的老将,无论是技术经验还是大赛履历,都远超初出茅庐的费浚航。

许昕不敌费浚航

但比赛进程却出人意料,许昕以2-3的比分不敌费浚航,爆出本届乒超联赛的一大冷门。

比赛过程中,许昕多次在费浚航发球后向主裁判提出质疑,认为费浚航的发球存在两项违规行为。

违规发球

一是抛球角度超过了国际乒联规定的30°,属于回抛违规,二是发球时存在遮挡动作,影响了许昕对来球方向和旋转的判断。

按照乒乓球比赛规则,这两类发球违规行为一旦被认定,裁判应及时给予警告,若多次违规还需判罚失分。

许昕丈量角度

但面对许昕的多次投诉,主裁判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回应,既未对费浚航进行警告,也未给出违规判罚,比赛始终按照费浚航的发球节奏推进。

在费浚航又一次完成发球后,许昕情绪激动地模仿起费浚航的发球动作,试图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判罚的不满。

许昕模仿发球

这一行为立刻被场边的助理裁判注意到,助理裁判当即对许昕做出“干扰比赛”的警告。

收到警告后,许昕的竞技状态明显下滑,后续进攻失误增多,防守也出现漏洞,最终被费浚航连追4分,错失胜利。

许昕遭到警告

比赛结束后,许昕并未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,而是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了“回家”两个字。

简短的文字背后,透露出他对这场比赛结果的失落,也让不少网友猜测这是他对判罚公平性的间接抗议。

舆论迅速发酵之下,当时的裁判不得不出面回应,但这次无异于又给许昕一击。

“回家

裁判回应的重击

比赛引发舆论热议后,“判罚双标”的质疑声不断涌向裁判组,尤其是对许昕做出警告的助理裁判冉启明。

在舆论压力下,冉启明通过乒乓球裁判内部交流群,对比赛中的判罚细节进行了回应,试图还原当时的情况。

裁判回应

冉启明表示,在比赛过程中,主裁判已经多次对费浚航的发球进行观察和判断,最终认定费浚航的发球符合规则,不存在许昕所说的回抛违规和遮挡问题。

对于许昕模仿对手发球的行为,冉启明认为这并非单纯的情绪表达,而是“故意赌气式发球”,带有明显的“挑衅主裁权威”的性质。

他解释道,当时之所以当即对许昕做出警告,主要目的是“防止场面失控”,避免双方运动员因判罚争议引发更大的冲突,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。

冉启明还提到,在警告之后,许昕和费浚航的发球都恢复了正常,比赛得以顺利完成,从结果来看,警告起到了稳定比赛秩序的作用。

许昕比赛

但这样不痛不痒的回应不仅没有平息外界的争议,反而让“双标”的质疑声愈发强烈。

而冉启明这样的回应,更显得许昕是个纨绔子弟一般,对许昕的人品更是一种打击。

从裁判组的回应来看,其核心逻辑是将“发球判罚”与“行为警告”分割开来,以此否认双标。

裁判不理会许昕质疑

但公众关注的双标争议,本质上是对“判罚尺度一致性”的质疑,他能做得我却做不得,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双标吗?

而这种类似的判决还不在少数,在刚结束的瑞典大满贯上,也有这种类似争议行为。

裁判争议

WTT瑞典大满贯男双比赛中,中国组合梁靖崑温瑞博对阵一对国外组合。

比赛进入决胜局,双方战至7-7平时,场上出现了关键的争议判罚。

当时梁靖崑在接对手回球后,一记反拉球打向对方球台边缘,球落地后明显产生了擦边轨迹。

按照规则,擦边球应判进攻方得分,梁靖崑与温瑞博组合本可以凭借这一分以8-7领先,掌握比赛主动权。

擦边球争议

但当值主裁判却没有做出擦边判罚,而是示意球未擦边,判对方得分。

梁靖崑和温瑞博当即向裁判提出异议,要求查看比赛回放。

但主裁判在观看回放后,却以“比赛实时过程中未观察到擦边”为由,拒绝更改判罚结果。

这一判罚让梁靖崑与温瑞博组合的心态受到极大影响,后续比赛中两人进攻变得保守,失误明显增多,最终以2-3的比分被对手逆转,无缘四强。

明显擦边

这场比赛的争议判罚,也成为当年WTT赛事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。

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裁判争议的频繁发生不仅会影响单场比赛的公平性,更会对乒乓球运动的长远发展造成损害。

对于年轻运动员而言,不统一的判罚尺度会让他们对规则产生困惑,难以形成正确的技术规范。

表达歉意

而对于观众而言,频繁的争议判罚会降低比赛的观赏性和公信力,影响赛事的商业价值。

因此无论是国内赛事还是国际赛事,都应加快技术辅助手段的普及,完善裁判培训和考核体系,维护乒乓球运动的体育精神。

运动员许昕

结语

当裁判的主观判断成为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时,赛事的公平性就失去了根基。

通过科技赋能,让判罚更加精准、客观,减少人为误差,这既是对运动员努力的尊重,也是对体育精神的维护。

未来国内乒乓球赛事应加强裁判队伍的专业建设,让每一场比赛的判罚都经得起检验,让乒乓球运动在公平、公正的环境中健康发展。